手机摄影是一门艺术,它并没有诀窍可言专访

北京好荨麻疹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年,当乔布斯端出初代iPhone的时候,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的研发团队或许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全触屏的玩意固然新颖,但一没有实体键盘、二不支持触控笔,三它的网络性能和相机配置更是距离当时市场中的旗舰产品有着一定差距,可能还会说到“根本不足为惧”。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一位曾在FrogDesign和Digitas这样的顶级设计公司有过任职经历的设计师KenanAktulun,却敏锐察觉到了iPhone小巧身材内所蕴含的影像可能性。就在同一年,由他倡导的首届iPhone全球摄影大赛(iPhonePhotographyAwards,缩写IPPA)正式举办。作为一个独立的奖项展示平台,旨在庆祝来自全球各地的iPhone摄影师的出色作品。

很显然,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手机市场如今早已是沧海桑田,而IPPA却早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高难度、审美考究、具备权威影响力的iPhone摄影赛事。

近日晚间,IPPA刚刚公布了最新一届的获奖作品,其中有20位来自中国的摄影师获奖,这也成为了自年以来历届活动中最多的一次。而这些今年在IPPA中获奖的作品,不出意外也再次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IPPA能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公信力?那些IPPA的获奖作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密辛?怀着这些疑问,我们三易生活作为立足武汉的科技媒体,采访了年度IPPA树植类第二名的获奖者,坐标位于武汉的熊威先生。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熊先生摄影作品第一次得到IPPA的肯定,此前在年,他的作品就曾获得IPPA人物类第一名的成绩。

IPPA没有那么难,但也绝非简单的“好看”

能够连续两年在全球知名摄影大赛中获奖,其实在与熊先生交流前,我们三易生活对于这位“大拿”的想象,大致上是非常接近大家脑补的“艺术家”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得知熊威先生其实是“一位普通的经常加班的公务员”时,原先的想象顿时感觉“崩塌”了一半。

不仅如此,在聊到参加比赛的动机时,熊先生坦言,“去年之所以参加比赛,就是因为知道IPPA是全球最大的iPhone摄影赛事,有世界各地优秀的iPhone手机摄影师和摄影作品,当时就想看看自己的实力。而今年再次参加,心态轻松了不少,也获得了惊喜。”

熊威先生年的获奖作品

一位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凭借着“想试试”的心态参赛,结果第一年就拿了个分组第一,第二年继续获奖。这说明了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IPPA本来就是一个全面性质、鼓励所有iPhone使用者都来相互交流的沙龙式赛事。它并不像普利策奖那样限制参赛者的职业和身份,也不像一些专业的学院派摄影奖那样死抠“人文色彩”、“艺术内涵”、甚至还要求摄影作品必须附上不短的文字说明。它的限制条件,至多也就是使用iPhone拍照,以及使用iPhone上的应用进行图片后期处理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可以视为是进一步降低参赛门槛,防止部分人利用电脑软件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的规定而已。

在中国摄影家协会这样的权威部门,你都能看到对IPPA作品的鉴赏

但是参赛门槛低,并不等同于赛事的评判水准低。事实上IPPA之所以能够从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收获全球摄影爱好者认可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评判相当之专业。以今年获奖者为例,是从全球多达20多个国家/地区的参赛者中,经过重重甄选而来,获奖作品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对“美”的表达——从广阔的景到一棵孤树、从城市街道到偏远的荒凉、从辛勤劳作的瞬间到惬意享乐的时刻。

正因为如此,IPPA历年的获奖照片常常被许多摄影杂志及摄影学校用作优秀案例介绍。此前更有摄影圈内人士指出,IPPA的得奖作品,很多时候在专业人士的眼中都能看出某些知名摄影师或经典绘画流派的典型特征。换句话说,IPPA依然会要求参赛者具备一定难度的艺术表达能力。只不过普通用户接触专业类艺术作品相对较少,所以有时反而体会不到其中的“门道”罢了。

图片来源于熊威先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