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李亚军影像记录30年,见证武汉每

极目新闻记者邬晓芳

从胶卷到数码相机,再到无人机,30年的时光里,他走遍武汉三镇,爬遍大大小小的楼,用手中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下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清晰地展现了武汉蝶变的历程。

他叫李亚军,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年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伢,他对这座城市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于是他在30年里拍摄了上百组“城市登记照”,用影像见证历史,用时光雕琢传奇,其中不少作品已被武汉档案馆收藏。

近日,在李亚军家中,他向极目新闻记者展示了他的摄影人生。一间十多平方的书房是他的工作室,五六个大书柜里整整齐齐码满了像册、刻着照片的光碟包,封面上标明了时间、名称、内容,分门别类,清楚详尽。

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拍下各地的照片,多年后他还回到老点位,重新拍摄新照片,透过这些影像对比,见证了武汉城市的变迁、蜕变。“我拍下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李亚军动情地说,“这些作品就像我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场合,我都能一眼认出它们。”

打开电脑,电脑连接的移动硬盘容量有6T,里面保存的各个文件夹分类清晰,一目了然。他展示了10多组武汉城区的对比照,都是同一地点跨度一二十年的不同照片,有汉口、武昌、汉阳江滩天际线的变化,有汉口航空路、武汉天地、堤角、硚口地区面貌的改变。

一张跨度27年的汉口黄浦路照片,变化实在太大,“年,黄浦路就像郊区,高楼很少,路很窄,连车都不能通行,黄浦礼堂是唯一的高楼。而现在,这里是武汉高档写字楼、住宅的集聚区,黄浦礼堂夹在中间显得毫不起眼了。”李亚军说。

年6月,他站在武昌拍汉口汉滩,武汉港、长航大楼、工商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高楼和标志性建筑,可是,去年他到相同的地点再拍汉口的沿江大道,发现武汉关都不好找了。“武汉城市发展太快了,我隔几年再去同一个地方拍摄的时候,常感到震撼,真的应了那句‘武汉每天不一样’。”

30年来,李亚军背着十几斤重的器材游走在这座城市。可以上去看风景、拍照片的高楼他都爬得差不多了,和这些楼里的保安、物业都混了个脸熟。“即使没带器材,只要出门,眼睛也没闲着,到处搜寻各种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既可以是我的拍摄对象,也能是我的拍摄地点。”

拍摄生涯中开心的事不少,比如乘坐直升机航拍,首先发现最佳拍摄点,见证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起,拍遍了这座城市的各种桥梁,长江上的、汉江上的、市内的立交桥、过街天桥、公园里的景观桥……拍摄途中的艰辛困苦也有过,爬三十多层楼梯、天热时中暑,这是常有的事,使用的无人机已经损耗过三台。

问他这么做值得吗?他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值!这是我的爱好,我要拍到我拍不动为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