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微观摄影竞赛
大型仪器是用于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在支撑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西南交通大学近年来十分重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构建和完善了共享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了各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密切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加快推进大仪共享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设备使用和开放共享实时精细化管理;此外,统筹构建了分析测试中心等校、院两级实体化大仪共享平台,探索共建共享模式,开展了仪器的集中集约化管理,提升了校内大型仪器设备的效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实现了台套,价值.99万元的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在科技部、财政部组织的中央级高校院所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3次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实践中西南交通大学深刻的认识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只是开放共享的基础,“人”才是整个链条中最关键的要素。只有培养出具有足够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发挥仪器的潜能,对科研创新和社会的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为此,西南交通大学依托分析测试中心,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了“微观世界显微摄影大赛”,通过应用技术讲座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操作培训的兴趣,提升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
从年至今,大赛已成功举行了四届。分析测试中心先后投入了电子显微镜、能谱及EBSD成像、光学共聚焦和原子力显微等11台设备,有来自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0多个学院余名同学参加,并创造作品,期间同学们获得校级创新实验竞赛银奖2枚,铜奖8枚,优秀奖10余名。
通过竞赛的开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潜力、有作为、能创新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走进实验室,通过老师系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熟练掌握了这些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有机会获得大型仪器设备的自助操作证书,能够亲自操作设备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甚至有机会晋升为中心的设备助理管理员,参与中心的测试管理。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了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缓解了中心工作人员的测试压力,有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能够让中心的设备朝着7*24小时开放共享又迈出了一大步,对全校的大仪开放共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今年年4月,中心精心筹备的“第十四届大学生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暨分析测试中心第五届牛津仪器杯微观世界探索”活动已经拉开了帷幕,活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12号,期间中心各机组老师将组织同学们积极开展《年各类设备理论及上机培训》,带领新一届的同学探索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指导同学们安全、有序、高效使用设备,创作本次竞赛作品,并将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中国显微摄影大赛”活动。相信大赛成功的举办,未来将为学校的大仪开放共享工作持续提供合格的技术支撑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