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的微距摄影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设备的选

夜间的微距摄影其实也是一个专题,毕竟正常的摄影题材中也包含夜景摄影,而微距摄影也有夜景的形式,其中的难点就是夜间摄影的器材准备,和拍摄昆虫的布光方式。这个图片就是夜间拍摄的环境,夜间微距摄影是微距摄影爱好者的一个有好处也有坏处的形式,在晚上拍摄的时候,昆虫是不怎么活动的,稍微活动一下树上的叶子,很爱跳的蚂蚱也是不怎么活动的,在白天的话遇到各种干扰肯定一下子就跑了,这就是在晚上拍摄的一个好处。另外在晚上拍摄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风的,当然是在天气比较好的春夏交接的时间,不可能大冬天夜晚出来进行微距摄影,还有一点好处周围没什么人去给拍摄者的干扰也会变少。缺点就是有一些在晚上出没的小毒虫,会威胁到自身的安全,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那么看一下夜间微距摄影需要准备哪些摄影道具,必备的三件套是相机、闪光灯和柔光板,柔光板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布光需要,另外一个作用是使用对焦辅助灯的时候,能有一个很好的光亮度,而不至于让光太强,能够很好的把光扩散出去图片中是打开对焦辅助灯的样子,可以看出此时镜头前方基本是全亮的,对焦辅助灯通过光源是强光,如果没有柔光板的话,光基本上全倾泻到镜头前方的一个点上。加了柔光板之后,强光源照射到柔光板上,光线就是四散出去发生漫反射,就能将镜头前方的一块区域都给照亮。此时的镜头选用是手动二倍微距镜头,不同于自动对焦的百微镜头,百微头无论光圈放到多大都能在取景器中看到清晰的图像,手动镜头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这种二倍的手动镜头,如果需要很大倍率的取景,就一定要通过手动对焦去实现。如果把光圈放到很小的情况下,比如放到f10或者更小的时候,这样即使在白天都没什么进光量,更何况漆黑一片的晚上,所以采用辅助对焦灯给物体进行对焦的辅助。辅助对焦灯的两旁是两个闪光灯,基本上是两侧柔光进行拍摄。这几个装备放在一起后,手持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而辅助对焦灯又需要单独的一个电源支撑,所以在进行夜间微距的时候,设备还是比较多的真实的拍摄的场景就是图片中的样子,此时面前是没有昆虫的,只是展示一下拍摄的样子,能看到辅助对焦灯通过柔光板将镜头面前照得很亮,闪光灯的位置随时进行两侧柔光拍摄,顶上还要一盏闪光灯,去给物体进行全方面的亮度提升,能将昆虫的前面、背面、侧面甚至后面还有底下,都能进行很好的光影补充此时是真实拍摄的一个场面,周围都是比较黑的,为了能拍清楚昆虫的主体,要将闪光灯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在右侧的光是比较强的,因为蚂蚱的背部在后方,就需要一侧的强光,毕竟昆虫的角度是有倾斜感的,就没有办法保证布置出的顶光就是顶光,有时侧光就变成了顶光,而顶光变成了侧光。夜间微距的好处虽然有昆虫不活动的时候,但是缺点就是到了晚上它会去一个比白天更复杂的环境休息,可能草、树枝会更加密集,各种杂乱的植物都会影响到布光的发挥。在布光的时候,因为蚂蚱本身不是透明的,就不要打逆光,需要对正面光做一个处理,图片最右边的闪光灯的作用是给蚂蚱做一个提亮,最上面的一盏灯是为了辅助提升高光区域,最里面的一盏灯是为了提亮整个环境,最左边的灯就是辅助对焦灯,这样设置出来的布光组合,可以避免拍摄出来的照片过于单一、单调。这个照片就是拍摄完成的效果,能看到照片中的光是从蚂蚱背侧过来的,将它的轮廓提亮了出来这个照片是在提亮了蚂蚱的轮廓之后,改变了光位之后的样子,让蚂蚱的细节更加丰富,调整了闪光的数值后,蚂蚱周围的环境也变亮了很多这张图中是蚂蚱自己变换了位置,虽说夜晚昆虫的活动量小,但是也会活动,我一度怀疑昆虫的世界没有色彩,但是在光照很长时间后,它们也会有所反应。这个是在拍摄蚂蚱的时候遇到的毛毛虫,布光的位置是打两个靠近镜头的正面光去提亮它,包括背景也能看到被提亮了很多图中是对花枝上小昆虫的拍摄场景,此时由于昆虫在下面,拍摄空间就不会受到限制,布光也就可以自由发挥。而拍摄在顶部的昆虫构图时也很方便,当然也要拍摄很多张从中挑选出没有拍坏的。昆虫也不是说一直会在花顶上,也会偶尔藏在花丛之中,藏在花的昆虫布光时就需要考虑光的光亮的程度,以及寻找想要拍摄的角度,要对昆虫细节进行掌握的时候,也不简单。辅助对焦灯的强度也是比较强的,采用的简单打光方式就是左右各一盏灯,简单的打亮就可以,在实际拍摄的时候,也不会首先去考虑多么专业、多么复杂的布光方式,先让它亮起来,让被摄体的细节感丰富起来,在去慢慢调整布置闪光方式。这张照片是通过打光的方式拍摄的,看到昆虫其实是在花的后面,因为没有对准焦,只拍摄到花蕊的部分,不过这个花蕊的效果也是很好看的,所以特地放出来展示一下这个就是拍摄比较清晰的一张昆虫夜间微距摄影的照片,这里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一个布光方式,只是采用顶部的两个柔光这是放大之后的效果,整个表现还是很清晰的,只不过光有些偏强了,此时的昆虫复眼已经有一些显示,但还不是很清晰,这种体型只有大约1厘米的昆虫,就没有那么安稳,在拍摄的过程中也是由一些活动量的,需要进行抓拍。这张照片的亮度本身是没有调整的,但是它已经跑到了两朵花中间去了,所以拍摄的时候进光量非常小,只能从右上角的位置少量进一点光,其他照亮的地方都是因为光的漫反射进来的,但是这张照片优秀的地方在于昆虫的复眼是比较清晰的,这就是夜间微距拍摄的时候,使用打光的方式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唯一的遗憾是昆虫所处的位置此时比较暗,在亮一点的话就会更出色,这就能看出拍摄昆虫永远都是具有随机性的这是在其他的角度进行拍摄来的照片,能看出昆虫背部稍微提亮了,而且前面花的细节感更丰富,显得非常漂亮,也能体现出画面中红与绿的颜色对撞这个就是上面昆虫翅膀起来的一刻,在白天的话很有可能就飞走了,此时晚上的便利性就出现了。能看出在右上角打了一个逆光,逆光去将花的轮廓和虫子的轮廓都展现出来了。逆光还有个好处是除了翅膀能被光打透彻之外,昆虫整体的绿色也能发亮、发透明,再加一个顶光,在眼睛的周围就能看出光的位置了。来说一下这张照片的具体光位,在侧面有一个光,虫子背部的位置是逆光,然后正面是一个柔光,来形成这样的效果这个照片采用同样的方式拍摄,只不过换了一个方向这个照片是从顶部进行拍摄的,此时逆光的效果的效果已经非常强烈了,已经把翅膀的一部分打的有一些过曝了,然后正面进行一个补光这个照片是昆虫正好趴在花朵上面的,所以能拍到这样一个镜头,同样是从侧后方打一个逆光,然后从两边加柔光的方式,所展现的轮廓感和细节感都非常清晰了。这些昆虫的画面的确只有在夜间进行微距摄影的时候,才能很好捕捉到,背景不用刻意处理都是黑色,这就是夜间微距摄影所带来的乐趣。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