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有底线请大神们注意素质,别给摄
各位摄友,自问下自己学摄影是为了什么?兴趣?赚钱?好玩?装逼?放松?相信大家接触摄影和Tony一样,是因为兴趣!其中有人因为兴趣从中找到商机,实现把自己兴趣做成事业,令人羡慕。但总有一些害群之马,给我们摄影圈“涨脸”。1、器材党,将摄影带入一个器材鄙视的误区我们摄影有海纳百川之胸怀,只看作品,不论器材!不论你是使用什么器材,手机也好,卡片机也罢,专业相机也行,这些都是辅助,拍摄过程中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拍摄出来的作品才是关键。现在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大画幅瞧不起中画幅,中画幅鄙视全画幅,全画幅瞧不起残画幅;单反鄙视微单,微单鄙视卡片机、卡片机瞧不起手机;哈苏高高在上,徕卡谁的看不起,佳能尼康索尼鄙视三星;还有镜头方面的鄙视,题材方面的鄙视,职业与非职业的鄙视等等。这些将我们摄影带入带一个设备器材的鄙视误区,同样的设备在不同人的操作下的时候,还有优越感和装逼的资本吗?当然很多器材昂贵,大部分只能望其项背,但最好的器材拍出来的作品没有最低端的器材的拍摄作品好,那就是打脸!2、棚拍打鸟,发作品装逼的背后是无情杀戮Tony一个朋友,为了拍摄新疆沙虎,四次深入新疆沙漠拍摄,还是学生,攒钱凑路费只为最自然的方式记录沙虎最自然的状态。但现在的一些摄影爱好者,为了省事轻松,不用伪装易容,不用在外风餐露宿捕捉动物最野性的一面,所以衍生出来一个棚拍打鸟。鸟棚提供拍摄机位、各种鸟类、餐饮服务俱全、拍摄环境气温合适,让很多人前去鸟棚拍摄,相比野外艰苦环境可真是好太多了。但是据《自然野趣》统计:“在鸟市上每见到一只活鸟,在前期的捕捉、运输等环节中就会有20多只死亡。”以此推算,如果一个鸟棚里有种鸟类,每种鸟按最少三只来计算,在捕捉、运输、贩卖的过程中,就造成了只鸟的死亡。而且鸟类在鸟棚里因气候、饮食不适宜等原因死亡的因素还没考虑进去!棚拍打鸟通过诱导喂食、固定鸟的位置、或者认为追赶鸟儿飞翔等让人抓拍,然后发到网上开始装逼秀成就感,装逼背后的无情杀戮,真的不会心疼?3、不尊重他人,看到少数民族或者外国人就是一顿狂拍我们拍摄人物之前要先征询一下拍摄对象的意见,我们自问自己在镜头下会不会别扭?特别是一群人围着你拍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肯定感觉不好啊!我们天天带着相机的都是这种感觉,那些很少接触相机的拍摄对象心里又有什么感觉?!猜都猜的出来吧。拍摄时最好征询意见,沟通好再拍摄。同时有些时候拍摄不要妨碍到别人,比如你在地铁上拍摄,其他入镜的是不是捂脸扭头或者移动位置到其他地方去?在一些通道狭窄的通道,比如爬黄山天都峰时,通道狭窄,扎堆拍摄对来往游客影响多大?其他场合类似。文明拍摄,尊重他人,提前沟通,莫要妨碍他人,做一个文明的摄影人!4、在禁止拍摄的地方拍摄、开闪光,素质在哪?一般禁止拍照的场合有因为要防止闪光灯等使文物及自然资源受损,如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原则上不得拍摄,另外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原因也是不允许拍摄,还有因为出于版权及文物安全考虑,不允许拍照。但是我们还是有看到一些拍摄者,在明令禁止拍摄的场合进行拍摄,而且还开闪光,不仅可能损坏文物还会导致闪光灯让其他人感觉不适。总结:拍摄要有底线,有原则。请“大神们”注意素质,别给摄影圈抹黑,让我们一起做到文明摄影,遵守规则,不影响他人,有环保意识。保留拍摄兴趣,享受摄影带来的欢乐。
上一篇文章: 器材很重要,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