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器材照片卖300万的周润发用的这
ChamonixF1by大可樂
大画幅机背取景照相机可能是最后一片未被数码侵占的净土了。
记得蒋载荣老师去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深造摄影之前,台湾已故的建筑摄影家张敬德老师告诫他说学习摄影第一台相机千万不要着急买哈苏,而是选择大画幅座机。
只有结构最原始最露骨的大画幅座机才能让你明白光线从进入镜头的那一刻是怎么落到底片上的,以及我们能对光线做出多大能力的控制。
fromdaveparryphotography
为什么选择大画幅相机?
01
画质
大画幅底片恐怖的细节表现,高分辨率扫描轻轻松松几个亿像素。
02
景深
大画幅相机的镜头通常最大光圈在f/5.6,但4x5全开光圈浅景深却相当于的f/1.5。
大画幅相机最小光圈能有f/64,还可以通过沙姆定律进一步确保景深,所以大景深方面也有着绝对的优势。
03
移轴
我们通常用的中小型相机都是光轴固定垂直到底片上,有的大厂才生产少数几只移轴镜头,而且移轴量小的可怜,价格却高得飙血。
大画幅相机的前组镜头可以进行上下左右移动改变拍摄范围之外,还可以倾斜摇摆改变焦平面和光轴之间的角度,改变影响透视效果。
fromdaveparryphotography
这种操作可以有效的矫正镜头畸变,这也是为什么建筑摄影师会青睐可移轴的相机,因为他们可以把高楼大厦拍的横平竖直。
byDanWinters
by蒋载荣
04
产品摄影
除了建筑摄影意外,室内产品摄影也是大画幅相机的拿手绝活。
byDanWinters
只要大画幅相机的皮腔导轨足够长,就能完成倍率足够大的微距摄影。
byDanWinters
大画幅相机的缺点
01
体积大笨重
机身就比中小型相机要大。
除了机身外,还要带一大包附件和一个三脚架。传说中摄影最大的附件是车这句话就是说这种相机的。
02
操作复杂,拍摄节奏慢
找位置,架架子,安机器,装镜头,披冠布,微调构图,矫正畸变,对焦,测光,安片夹,抽挡片,按快门。
03
取景方式
大画幅相机的机背取景是上下左右全都颠倒的,需要经过长时间适应。
04
预视能力
要有很强的预视能力,相机架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样的构图心里要有数,不能偏差太大,要不然总是扛着架子挪来挪去费力费神谁受得了?保证你玩不了一个月就把器材都挂到某鱼上去了。
大画幅相机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品牌种类丰富,二手市场上有很多价格便宜质量不错的机器可供选择。
大画幅座机分为单轨相机和双轨相机。
单轨座机
单轨座机底部只有一根轨道,前后板各自独立,都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可以做更多更大尺度的技术动作,适合室内产品摄影和室外建筑摄影。
这种相机需要精密的制作工艺,机身全金属制造,每个可以做技术动作的关节处都有刻度可参考。
单轨相机又分为3类:U型支架单轨,L型支架单轨,和无支架单轨。
01
U型支架单轨
U型支架单轨可以同时以基座和中心轴做旋转与俯仰动作,所以这种设计可以做的技术动作尺度最大。
但是以基座移轴前后板动作,所以每次动作调整都要来回重新对焦,十分繁琐且不精准。
而且硕大的U型支架增加了很多重量,而且也不能只靠更换皮腔和配件来升级画幅,非常不经济。
U型支架单轨的代表品牌有美国的Calumet、荷兰Cambo和日本的ToyoView。
Calumet
Cambo
ToyoView
02
L型支架单轨
L型支架在U型支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上片夹时困难的问题。
但非对称结构要求L支架更粗,承受更多的压力,所以,非常笨重。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大名鼎鼎的LinhofKardanMasterGTL,还有日本Horseman也有此种机型。
LinhofKardanMasterGTL
HorsemanL-SeriesCamera
03
无支架单轨
由于L型支架看似简化了外形但实际上重量却增加了。Sinar公司研发了新式无轨机型,于20世纪70年代推出了SinarP型相机。
其两点对焦的专利技术,可十分精准的掌握对焦功能,不需要反复对焦,快速高效,可谓是影棚之王。
SinarP2
双轨座机
双轨相机顾名思义有两根导轨,可以将机身折叠起来比较便携,很多使用木材制造,比单轨更加轻便,适合户外风光摄影。
但因为两根导轨限制,且导轨长度有限,所以技术动作的尺度远不及单轨相机。
金属制代表机型当然是Linhof特艺45。
木制代表机型有Deardorff、Lotus、黑檀Ebony、Tachihara、Wista和国产申豪、沙慕尼等。
Deardorff
申豪
底片尺寸
大画幅底片比较常见的规格有4x5、5x7、8x10,也有丧心病狂的4x10宽幅和20x24超大画幅,每一下快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4x5对于我们来讲已经是非常够用了,甚至对绝大部分爱好者来讲完全需求过剩。
by蒋载荣from《大画幅摄影的奥秘》
10+软妹币一下的快门成本还是挺让人心疼的,不过这也好制约我浪摄,去年8月买了¥的伊尔福HP5+,到现在一年整了也没拍完。
4x5的片子真的是很震撼,不用放大不用扫描,但是拿着底片看都是一种享受。
以前浪摄的那些35mm的底片,很多连扫都没扫,都丢到抽屉里发烂了,但我最常拿出来看看的都是4x5的片子。
今天我想聊的并不是发哥的摄影,我想聊的是发哥玩摄影所使用的相机。
作为一个摄影界的老司机,而且绝对不怕玩摄影穷三代的老司机,发哥的手里自然有不止一台的爱机。据说,发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亲口透露自己有宾得67、玛米亚7MII、沙穆尼的6x8、4x5、8x10、4x10,还有一台拍戏时经常用到的禄来双反。宾得、禄来、玛米亚就先暂且不说了。今天就先跟大家说说,发哥拥有四台的这个沙慕尼是个什么东东?他为什么要拥有四台?而且这个6x8、4x5、8x10、4x10究竟又是个什么鬼?
首先那,发哥口中的沙慕尼那是一个相机品牌。而这个牌子所生产的相机那都是大画幅照相机。那什么是大画幅照相机那?在今天手机拍照的质量节节高的科技时代,大画幅相机已经不太容易见到了,因为它是可以算作是最古老的相机。不过我们在电影电视里还是经常能见到的,当出现拍照的剧情的时候,摄影师需要把自己和相机都用一块黑布蒙起来,然后再从毛玻璃上取景,对焦,上好片夹之后用一个从相机镜头上链接出来的快门线来拍照。他这就是大画幅相机了。都不用仔细去想,如果你在现实中没见过,也一定在影视剧中见到过。
从摄影术年宣告发明出来一只到柯达发明出卷式胶片并普及之前,大画幅相机就一直是摄影的代名词,只是在今天这种相机和它所承载着的摄影方式以及越来越小众和边缘了。现在是数码的时代,胶片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很久了,曾经庞大的柯达公司都快行将就木了,更不要说比胶片更加古老的大画幅摄影了。所以像发哥这种还在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人,至少也是对摄影真正有情怀有追求的人。今天的大画幅除了代表着昂贵、笨重,还代表着操作复杂。而操作复杂的背后其实是杰出的画质和不一样的摄影体验和乐趣。而昂贵对于发哥来说显然不算不上什么事,按一次快门也就几十块到上百元嘛。
发哥说他拥有沙慕尼的6x8、4x5、8x10、4x10四款机器,这里所说的6x8、4x5等规格那,说的是相机后背的底片的尺寸,用的单位是英寸。而我们平时在照相机经常说到全画幅和半画幅,就拿全画幅来说活,尺寸是24mm*36mm。这个是毫米,那个是英寸,都不用算就知道这个大小是在是没法比的。
接下来说说沙慕尼是个什么东东。说到沙慕尼那,我觉得我们国人应该为它自豪一番,因为这是一个纯国产的相机品牌,而且是一个行销国外的大画幅相机品牌。要知道在照相机领域,自从进入数码时代就不怎么能看到中国的相机品牌了。有一些数码领域的技术上的难关至今都很难突破。而大画幅相机这块,中国人拿出了自己的工匠精神,于是就让很多玩大画幅的老外就惊艳到了,于是在国内外都拥有了很多忠实的拥趸。现在的沙慕尼慕尼是世界上大画幅木质胶片机中产品线最长的品牌。而这个品牌的所在地就是中国浙江海宁。
(周润发在沙慕尼制造厂和创始人于翔及几位工匠的合影)
于翔,哈尔滨人,90年代中期,他在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读大学时,就喜欢上了大画幅相机。当时市场上所有的超大画幅相机都是国外制造,价格昂贵不说,还必须订制,这让很多摄影师望而却步。年,他萌生自己制造相机的想法。于是他从头学起,从机械原理到结构一点一点的去了解,终于在年,第一台大画幅相机问世,在北京摄影圈里很受认可。可是怎样才能批量生产呢,他从一位朋友处得知,浙江海宁有一批手艺高超的木工。“因为当时我确实是考察了北京和海宁两个地方,海宁是处于长三角地区,对于做这台照相机有非常非常好的便利条件,因为它的上下游加工、配套特别方便。
这里要说一下,照相机一般分为机身和镜头组成,沙慕尼制造的是相机的机身,造镜头的能力我们现在似乎还是差了一点,有些东西不是单纯的依靠工匠精神就可以解决的。技术的差距总是需要用时间来弥补和追赶的。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国内的一些优秀的镜头制造厂家都在不断的进步。我们期待中国制造的相机和中国制造的镜头以后能够同时的走上国际舞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