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跨国上网课线下录网课一个非典型的留
「本文来源:深圳晚报」
8月14日,和很多其他年就被国外高校录取的留学生一样,毕业于深圳中学的胡镕博启程,踏上了推迟了一年之久的美国留学之旅,前往普渡大学报到。
回首在过去的一年中,和胡镕博一样,许多深圳的留学生面对疫情的限制、不同国外学校的要求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休学一年、开始工作,有的选择国内高校就读或者进入相关实验室参与项目研究,有的按照学校要求在家上网课留学。
美国普渡大学机器人专业本科生胡镕博选择了一条非典型之路,一边昼夜颠倒在家上跨国网课,一边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自我提升——线上录制网课、线下授课,在不同机构向中小学生讲授他钟爱的机器人专业课程,录制了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一二级考级的多节视频微课。
在家中上跨国网课
早在去年4月,胡镕博就收到了美国普渡大学机器人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然而因疫情原因,美国大量院校暂停线下授课。因此,许多赴美留学生不得不延迟开学,留在国内。他们一边上跨国网课一边等待疫情防控形式的变化,形成了特殊时期下就地留学的普遍现象。
胡镕博和他很多同学一样,都没想到,这种等待持续了一年。
从去年9月开始的跨国网课期间,和预先设定的学习规划一起被打乱的,还有胡镕博的作息时间。美国普渡大学主校区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市,与中国有12小时的时差。由于其网课时间与国内正常作息时间正好相反,胡镕博过上了昼夜颠倒的生活。
除了节假日,胡镕博每天从晚上10点开始上课,直到凌晨3、4点。下课后,常常需要完成课堂作业才能休息。为了避免生物钟的紊乱带来的健康问题,胡镕博的父母在他的房间安装了厚厚的遮光窗帘,创造众多生活条件,尽可能地保证他的睡眠作息。
隔着屏幕的教学也为师生互动带来了一些障碍。如理工科类专业实操性较强的课程难以用摄像头进行全面展示,线上交流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胡镕博举例,在多变量微积分课中,老师只能在二维的屏幕中通过图片来进行讲解,无法在三维空间中形象地展示其动态变化,课堂学习质量常常因此受到影响。
此外,快速上手新软件对部分老教授而言也并非易事。以胡镕博的某位工程课教授为例,他在一次课后作业中布置了一份电路板实验报告。因为教授的系统时间设置错误,导致胡镕博提交了一份错误的报告,那次作业他得了0分。由于各方面原因,胡镕博无奈地花费了两个小时才将前因后果与教授解释清楚。
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被迫空置,大学生社团、兼职、公开课也停止了。胡镕博对此充满遗憾,他认为,国外大学普遍采用在线教育的方式虽然便捷,但也造成了很多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浪费。
线上录制网课,线下授课
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失去了理想的国外留学环境,线上网课让他少了口语实操训练以及组建多样化人际网络的机会,但也让他有很多意外的自由——他曾经与同学相约,背着电脑就前去广州看展览,在酒店上网课;曾报名学车,晚上学完车后找个餐厅继续上网课;曾在网课之余积极做义工,在社区里近距离观察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流程。
与众多在家中继续上网课,等待学校通知的留学生不同,去年年底开始,他在学习与工作之间寻找平衡,充分利用这段特殊的时光自我提升。他加入了父亲胡文的创客公司——智搭机器人产品研发团队,最终获得了两项实用型专利,同时为深圳多所学校和社区的孩子们面对面授课上百节,推出了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一二级考级的系列课程。
在完成大学的学科作业后,胡镕博按照自己的经验、请教原来的多位老师,着手编写教案,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基础理论,如数学问题的运算、齿轮、轴承等,融会贯通于课程之中,使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让年龄相对较小的青少年对于机器人工程机械原理理解得更为透彻。
为了让视频呈现出最佳效果,他购置了一套摄影器材,并布置了一个小型摄影棚,在课余时间,动手能力强的胡镕博就自行录制、剪辑教学视频。目前,他已开发出了余节课程,均发布于智搭机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