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00后同事江苏名镇名村志不断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期)

你好,我的00后同事

□本报记者吴雨阳姚依依实习生陈昊刘紫璇张静文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学子走入职场,奔赴他们的“星辰大海”。这一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万,同比增加万,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其中江苏届高校毕业生超过66万人,达到历史新高;这一年,一大批00后本科毕业,走入职场……

他们是优渥的时代环境中长大的“千禧一代”,也是互联网洪流中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说到00后,标签接踵而至:“有活力”“追求个性”“Z世代”“互联网原住民”……“千禧宝宝”们迈入职场,带着对创造和成长的渴望,展现着不输“大人”的坚韧和能干。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追求,虽与上几代人存在诸多差异,却真实展现出一个个“中国少年”奋进向上的成长轨迹。

把目光投向刚刚进入职场的00后,我们发现,他们没有想象中地让人担忧,还创造了不少惊喜——

人生第一份工作,

入职不单纯为“饭碗”

拨响渠吉升的电话,朋友发现他不知何时已离开家乡徐州,去了广州。这个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的00后小伙子,不久前还处于考研失败的迷茫期,常打电话跟朋友倾诉至深夜。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已经入职广州一家影视器材租赁公司,找到一份平面摄影助理的工作。

“好工作坏工作,总好过没工作。先稳定下来才能寻找更好的出路。”根据自己和身边同学的求职经验,渠吉升告诉记者,目前适当降低求职要求,特别是降低一些薪资方面的期待,才有利于尽快找到工作。他自己刚刚入职,目前月薪只有元左右。

这样的想法,在今年毕业求职的00后中不在少数,一些人选择了跨专业就业、先就业再择业、回县城就业。《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更稳定的工作,39%的毕业生可以接受相对低的薪资,对薪酬的变动表现出更多的包容性。

虽然开启了“曲线就业”,但第一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能否实现个人价值,仍然被大多数毕业生所看重。渠吉升是一名摄影“发烧友”,大学四年自学了大量摄影、修图技术。快毕业的时候,他和很多同学一样选择考研,却时时感受到来自内心的疑问: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考上研再说,还是沉下心来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摄影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位短视频up主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渠吉升的脑海:何以解忧,唯有热爱。“我意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摄影,找一个能接触这个行业的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渠吉升坦言现在的工作很辛苦,经常凌晨三四点收工,第二天六点接着出工,有时候连轴转两三天试光试镜。即使如此,他仍然相信,只要自己在不断成长、改变和突破,终会收获期待的果实:“现在我每天都坚定地提醒自己,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其余都是次要的。”

对于00后而言,工作不再是单纯的“饭碗”:这届年轻人比起赚钱,工作与生活的节奏、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实现也是他们择业时着重考虑的因素。毕业于江苏大学的关越虽然就读于热门的金融专业,但综合考虑了个人性格和职业前景,她选择离开大城市,入职家乡泰州的一家国有银行。“疫情和经济的影响,让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这时候家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为江苏中部城市,泰州无论是在生活便利性还是未来职业发展上,都对关越有很强的吸引力,“家乡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当下正是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的好时候。”

今年3月,来自兰州大学的盐城女孩刘梓彤,决定加入春招的人群。此前,她收到了一家国企人事行政岗的实习邀请,要办手续的时候,她迟疑了:“刚毕业,我还是想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锻炼和提升,让自己有更多可能。”专业是新闻传播学的她决心要做记者,并很聪明地向一直持反对意见、劝自己读研的父母保证:“要是6月份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我就乖乖回去读研。”凭借大学期间丰富的实习经历,她拿到了5个符合预期的媒体offer,最终成功入职一家位于南京的中央级媒体单位分社。

天平的一头是工作与生活的现实,另一头是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这届00后今年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这样的求职“困境”,是否要坚持为理想“用爱发电”,考问着每一颗年轻的心。因为疫情,设计专业所在的上下游行业都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求职期间,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的周家鑫陆续面试了近20家公司,最后回应他的不过两家而已,让专业成绩向来优秀的他“第一次感到惶恐”甚至失眠。尽管伴随着很大压力,周家鑫仍然将专业性和个人价值摆在了求职参考因素的前两位,继续走自己喜欢的设计之路:“我想,当下考公考编已经太热,人人都在‘卷’。与其去参加硬性竞争,不如继续挖掘自身潜力,做一些别人不擅长的事。让天才去做天才,让普通人发现自己天才的一面。”

手持多个offer,经历了好几次实习后,南京大学毕业的高新雨最终在上个月选择了华为客户经理岗。“找工作的过程,也是不断确认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过程。”在高新雨看来,现在找一个工作不算特别难,但是加上特定城市、行业、薪资等条件就不一定能如意,“满意只能是相对的,必须有取舍。”在求职中,她最看重工作的创造力、价值感和挑战性,为此放弃了“安稳”——公司安排先去深圳总部培训,再分配到全国各个地区,换句话说,她至今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但是,她非常坚持自己的选择:“在互联网公司会有高速的成长环境,感觉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和发挥创造性,让我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这是最重要的。”

走出象牙塔,

职场是一个新的课堂

初入职场,意味着即将进入一个未曾触碰过的新环境,这是本届00后走出象牙塔的第一课。成为一名“社会人”,他们不仅要快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更需要学会承担工作职责,处理好和校园全然不同的人际关系。不过,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蓬勃的活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正让“千禧一代”拥抱无限的可能性,也回馈给社会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来自南京交通技师学院的李顺,今年毕业后经过校招进入南京桥北一家汽车4S店,成为了一名新车交付专员。“我给自己的职场定位首先是做一个靠谱的员工。”性格稳重踏实的李顺工作认真负责,尽管如此,前几天他仍然遇到一件“尴尬”事:与他对接的一位销售同事上个月离职,没有再回复客人询问的信息,双方没能沟通好。结果客人来提车时误把李顺当作销售,不仅要求额外赠送礼物,语气还特别呛人,让李顺措手不及,幸好另一位有经验的前辈过来解围。“以前在学校犯了错,老师会找你谈心,实在不行就找家长。而在工作中出了问题,只能自己担着。”李顺不禁感慨,职场的“修炼”之路还很漫长。周家鑫曾在实习中遇到过“人少事多”的环境,还曾经被同事“甩锅”,他并不喜欢把精力花在内耗上,但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从那以后我也会仔细考虑自己的说话方式,会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造成压力,这也是职场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经验。”

入职几个月,渠吉升经历了心理上的一番转变。“刚开始工作很多事情做不好,我心里挺委屈,老认为是领导、同事没跟我说清楚做什么、怎么去做造成的。时间长了才感受到,其实他们并没有职场‘老人’的傲慢作风,而是因为工作要以效率为先,往往只能交代方向和需求,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解释为什么。”一阶段工作结束后,大家坐在一起复盘工作,也会听取和采纳像渠吉升这样的年轻同事的意见,并告诉他怎样可以做得更好,这让他明白很多道理,“对事不对人,大家都是想一起把工作做好,在尝试独立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成长了很多。”

年出生的南京姑娘章皖齐今年毕业于幼师学校,去年在南通一家幼儿园实习。真正工作后,章皖齐有种“幻灭”的感觉:“小孩子本就调皮好动,我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