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MAXNARMMINI空气减震臂,
大家好,我是家硕,是从平面拍摄转向做视频内容的,年毕业后慢慢的从视频宣传片开始陆续接触了网大,广告和一些院线电影。然后年的时候因为身边玩车的朋友也比较多,加上经常为汽车媒体做摄影,于是也就开始进入汽车拍摄这一行。
其实现在一提到车拍这一块,很多人首先应该就会想到俄罗斯臂或者大型的减震臂(比如黑臂)这些。但是有些时候面对中小成本的制作时,或者需要单兵作战的情况下,这种大型器材无论是成本、搭建时间、还是遥控方案等等都并不适合。我最开始了解到MOVMAX这个品牌还是从NARM时期开始的,当时觉得空气减震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模式,而且装载过程相对来说也会比较简单。同时期铁头也推出了相应的小型化解决方案,我也是非常喜欢而且一直都在用。然后就在前不久,看到MOVMAX推出了新的产品NARMMINI,当天我就联系买了一台。就投入项目使用的这几天来看,NARMMINI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他非常适合单兵和小团队的车拍作战,这点非常重要。面对一些个人用户或者小型工作室,器材在片场的灵活性和搭建时间显得至关重要,NARMMINI整个搭建过程我感觉熟练操作下来五六分钟调试完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设计上的巧思在搭建的过程中也有比较让我惊喜的点:一是NARMMINI专门为图传设计了平台,不再需要大力胶或者冷靴去固定图传了,而且对使用图传的尺寸范围也会更加灵活,二是设计了专门的V口背板,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几乎任何的位置,也是相当的牢靠。
以往我们在车拍时最头疼的点就是车身的筋线和棱角设计,会导致整套系统有不可避免的倾角,最终减震臂并不能垂直于地面。而这次NARMMINI全新的吸盘设计增加了对吸盘高度进行调节,完美了解决了以往会不适配部分车型这个点。再就是这次NARMMINI的安全设计,不论是臂体还是燕尾槽部分,至少都有双重保险,燕尾槽的锁紧更是有三重保险,把高速拍摄下的风险控制都降到了最低。并且双层滑槽的设计不再会因为支架连接点的位置而影响减震臂的安装,让整个垂直于地面的支架部分都可挂载减震臂。
稳定的空气减震系统NARMMINI的整套结构对以往产品改善最大的就是回弹效果和水平补偿,在面对赛道、越野或者激烈驾驶时出现的颠簸和侧向受力都可以做到比较好的抑制。以往的类似产品在使用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丢水平,尤其多的出现在激烈驾驶和颠簸路段中,而一旦丢水平与镜头运动同时出现时是很难手动去进行补偿的,NARMMINI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
其次就是长焦下的稳定状态,因为广角大家都知道对震动并不敏感,而车辆动态拍摄时有些时候需要用长焦来压缩空间或者提升速度感,这对整套系统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考验。但是实际拍摄过程中我们最大把焦距放到了mm,也依然得到了非常稳定的画面,动态拍摄中进行轮毂和车身细节的拍摄也并不难。再者就是越野路段,一般来说越野动态的拍摄会比较小众,但是越野路段的稳定性我认为是衡量一款车拍系统至关重要的一环。越野动态的拍摄过程如果稳定系统的状态不够好,哪怕是很慢的速度都会出现高频的震动,这种震动后期是很难除掉的。NARMMINI在越野路段的拍摄中,40km/h以下的状态是非常稳定的,也没有出现丢水平的现象。更高的速度下,除了突然的比较大的颠簸外画面也都是可用的。另外这套空气减震系统可以根据搭载机器重量的不同去匹配不同的气压,不会像之前弹簧避震容易出现搭载质量过大或过小引发减震效果下降的问题。
小成本创作者的福音NARMMINI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对大众化器材的适配,基本上RS2和A7一类的器材是比较容易获得的,相比大型减震臂需要的R2或者大型电影机,NARMMINI可以搭载的拍摄机器会更加亲民,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在最低成本下去完成拍摄需求。
这套产品可能不仅仅适合个人车拍爱好者和小型团队,也同样适合大型的器材商和大型项目的制作。随着现在小型化设备的画质不断的提升,在拍摄过程中越快的完成每一个镜头实际上就是在省钱,相比大型稳定设备高昂的费用和相对较长的搭建时间,哪怕是面对大型制作中出现的相对常规的车辆动态镜头这套系统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对小型团队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车辆动态往往都是小微成本制作中的痛点,这套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片中镜头的丰富程度。随着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对画面质量要求的提升,这种专业器材的使用频率也会越来越多,而NARMMINI的售价完全可以保证一个比较高的投入回报比。外,我身边一些已经使用MOVMAX空气减震臂的朋友也反馈,空气减震臂不管是使用的易用性上以及学习的便利性上,都有传统弹簧减震臂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一些极限苛刻的使用环境中,稳定性也会更好。
最后我想在车拍控制方案上给出一点建议,虽然这并不是MOVMAX这套系统本身的问题,不过随着这种小型化车拍系统的普及,控制系统还是需要一个进化的。大型拍摄现场使用的摇轮其实并不太适合单兵控制,成本也比较高。而现在市面上的控制手柄也都没有一个ZOOM的控制,而且Z轴的控制位置也很难和其他轴的运动同时进行。我现在用的是PS4的手柄,虽然手感差了一些不过好在各种控制都还比较灵活,希望MOVMAX能与其他友商一起推动一下控制器这块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