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秘诀拍摄鸟类照片,摄影大师们都是这么
鸟类摄影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的题材,但鸟类并不好拍,它既属于生态摄影又属于运动摄影,有太多的不确定和不可控性。但是也有很多摄影师能拍出非常精彩的鸟类照片,他们是怎么“打鸟”的呢?有什么经验呢?1)曝光模式一般情况下,如果拍摄相对静态的鸟儿,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把测光任务交给相机。但如果抓拍动态的画面,就建议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拍摄飞行的鸟儿时,由于鸟儿在飞行范围中背景会不断变化,导致相机测光基准不停地在变化,测光系统计算出来的曝光值可能就会有较大偏差。另外,如果是拍摄纯白色鸟类特写,例如白鹭,由于通体洁白与环境差异较大,相机测光系统也可能被“误导”。因此,手动调整快门和光圈的组合是打鸟时最常用的,此时只要鸟儿身上的光线不变,无论背景怎么变化,曝光都是准确的。2)对焦对焦可以是说鸟类摄影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了。因此能否快速地捕捉到鸟儿并成功对焦就至关重要。此时应采用多点连续对焦模式+高速连拍模式。对焦点数量则要根据鸟儿活动范围和活动规律选择,这就需要摄影师有较丰富的经验对鸟儿的活动进行预判。对焦点数量越小,对焦越精准,但往往难度也越大。由于鸟儿运动速度快,而且拍摄者通常离得较远,长焦镜头的视角范围较小,很多专业打鸟摄影师会预先观察取景范围,对镜头视野范围和环境有一个熟悉,这样就能做到“举起镜头框住鸟”。3)快门速度想要获得清晰锐利的鸟儿“定格”照片,快门速度需要比较高。通常鸟儿有不同的状态,在不同的状态下需要的快门速度也不一样。栖息产卵、整理羽毛——1/秒~1/秒求偶交配、嬉戏打闹——1/秒~1/秒高速飞行、打斗捕食——1/1秒~1/0秒由于拍摄使用的大多是长焦镜头,因此这里有涉及到一个焦距与安全快门的转换关系问题。通常安全快门约等于焦距的倒数,例如使用50mm焦距拍摄时,安全快门就是1/50秒。打鸟使用的镜头焦距通常在mm以上,因此安全快门至少也要1/秒,如果考虑到长焦镜头自身重量带来的手持稳定性问题,那么安全快门还应该更高一些。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旋转镜头追焦拍摄时要以腰为轴平稳地转动,同时应当关闭镜头防抖功能,以免防抖功能反而帮倒忙。4)拍摄时间季节:秋末初春是鸟儿迁徙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选择鸟儿途经的路线、地点可以拍到成群结队的鸟儿集体活动的精彩场面。而春季到盛夏则是鸟儿求偶、交配、育幼的季节,这个季节选择鸟儿的栖息地可以拍到精彩鸟儿嬉戏、繁衍、捕食的生动画面。时间段:季节俗话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摄影师也才有鸟拍。此话一点不假,通常清晨时分是鸟儿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段,喜欢打鸟的摄影师应该在天亮前早起提前到达鸟儿活动区域。过了清晨时段,太阳角度较高,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鸟儿们会躲避酷热进入密林这时候就不好拍摄了。除了清晨,傍晚时分也是鸟儿活动密集时间,这个时段鸟儿大都逐渐回巢,可以在鸟巢附近拍到更多精彩画面。5)选择机位,融入自然所有擅长打鸟的摄影师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拍摄前充分融入到自然环境中,这是拍到鸟儿,拍好鸟儿,抓到精彩画面的重要基础。一般选择有水、草地或有树的地方,因为鸟儿要喝水、捕食、洗澡等都会经过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通常能抓到最生动的画面。选择空旷一点的场地,可以未追拍留一点余地。作为打鸟摄影师很重要的是选择好机位。摄影师还要充分地融入自然:穿着不宜过于醒目耀眼,应当尽可能朴素,让自己融入大自然。有一身迷彩服就最好不过了。轻步缓行,走走停停,逐步接近,千万不要发现有鸟儿就迫不及待地冲过去。降低身段,放低姿态,身体姿态越低对鸟儿的安全威胁越小。城市中的鸟儿警惕性会更高,如果不巧把鸟儿惊走了也不要灰心,在鸟儿常活动的区域坐下耐心等候,当鸟儿发觉你对它们没有威胁时,自然会主动接近你。6)器材选择打鸟所需的器材对速度和操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原则上应该选择摄影师熟悉的器材品牌。长焦镜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选择mm以上的,配以增倍镜。如果对手持能力比较自信,可以选择mm以上的镜头。佳能机身推荐:1DX、1DX2、7D2佳能镜头推荐:EFmmf2.8II、EFmmf4DoII、EFmmf2.8II、EFmmf4II、EFmmf4II等。尼康机身推荐:D5、D尼康镜头推荐:AF-Smmf5.6EVR、AF-S-mmF5.6EEDVR、AF-Smmf/4EFLEDVR其他副厂镜头:腾龙SP-mm(A)、适马-mmF5-6.3DGOSHSM(S版)从专业摄影师到业余爱好者,鸟类摄影一直都是人们题材,由于其特殊的生态和运动双重属性,因此有较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多拍来积累经验才能拍出精彩的作品。我是孤独棱镜,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
上一篇文章: 摄影尼康党们,是什么原因让你当初选了 下一篇文章: 平价专业摄影品牌之选,意大利来客曼富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