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小当小学生遇上苏轼引热议,比起感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01前段时间,清华附小一篇《当小学生遇上苏轼》的文章爆红,也让一众大学生大跌眼镜,更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焦虑更甚。当我们第一次意识到学习不只是“听老师讲课——做作业——考试”这一种方式,甚至这都不是真正学习的主要方式的时候,是多大年纪呢?至少,不是小学。所以,看到小学生们完成的“高质量”研究性论文,有人称羡:我虽然嘴上说着羡慕羡慕,但我内心是真的羡慕。羡慕人家小时候有这么有意义的兴趣爱好,羡慕人家爸妈的支持与疏导,羡慕他们从小有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人生。有人嫉妒:嗨哟,小学生怎么可能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呢?还不都是家长代劳的,说到底,不过是拼爹拼娘,有什么意思呢?哎~人生果然是一场以家庭为单位的战斗。有人担忧:教育资源差异化越来越大,寒门再难出贵子。教育可以说是唯一能够改变阶级固化的途径了,而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这条途径渐渐地消失......但是,清华附小这些学生关于苏轼的课题研究技术含量高吗?不高。家长有比较多的参与吗?大概率是的。这些学生做这些课题研究后获得了很多知识点吗?未必。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获得了“学习不只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的意识,而这个意识,比任何的高科技或者知识点都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都更加有益。02比起感叹这些,知道这些更重要。不要小看小学生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平常向我咨询购买器材的同学也不少,但同学们都是大学生,有一次却在李老师那里收到了来自一名小学生的咨询。看到对方的真诚,我还是老老实实地推荐了几款微单和飞行器,并介绍了几个平时自己爱看的视频精选网站。16年1月,初见小贲的作品,看得出来各种方面都很不成熟。出于鼓励,我还是赞美了他。7月,小贲为小学毕业自制了一个毕业纪念视频。本来想不看,但出于好奇还是等着广告看了一下。看完我就愣住了,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六年级小朋友的作品??要不是我对李老师很了解,我一定会下“这是家长做的”这样的判断。因为这作品放在大学里都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了,而他的成长速度更让人惊叹,这足以打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今年8月,我再次收到了小贲暑假去希腊拍的一个小片子。如果说,上次还能坐着看,那这次只能跪着看了。所以,请别低估小学生,他比你想象中更有能力。作为家长,请学会支持孩子的想法,说不定哪天它就成了参天大树呢?毕竟,孩子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学习和学习成绩,在同等成绩下,特长和才艺才是最好的帮手。这才是正确的家长代劳光从目前知道的一切,并不能分析出,《苏轼》一文里,家长是否起到了对的作用,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认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清华附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研究性文章,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提升团体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这一切,只为了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过分代劳或者不正确代劳,只会比应试教育更容易摧毁一个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举个例子:错误代劳——学生:“我们在哈佛线上图书馆找到了一些扫描竹简,但是没有办法搜索,怎么办?”家长:“为什么没办法搜索?”学生:“因为是扫描版的,而且是繁体字”家或者哪个抛出一个链接:“你试试这个,可以OCR识别”正确代劳——学生:“我们在哈佛线上图书馆找到了一些扫描竹简,但是没有办法搜索,怎么办?”家长:“为什么没办法搜索?”学生:“因为是扫描版的,而且是繁体字”家长:“那需要帮你什么呢?”学生:“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图片变成文字?”家长:“你找找OCR工具。”学习的类型决定孩子的未来在美国,有一个女孩就问她的校长:“我想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我为什么要学代数呢?”校长当场被问住了。后来,他就打电话给研究教育的一个认知科学家丹·威林厄姆,问这个科学家,很多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其实很少会在生活里用到代数,为什么他们还学要学习代数呢?威林厄姆回答说:“代数是大脑的体操。代数教大脑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也就是说,代数是座桥梁,连接着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汉密尔顿得到了答案,代数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代数教给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就像是人思考时的指南针。穷人社区的学校往往漠视它们的重要性;富人学校却相反。教育学家詹姆斯·吉说:“到最后,我们会有两套教学系统,一套属于富人,一套属于穷人。”穷人的教学系统教学生如何应试,保证获得基本知识,进而胜任服务工作。而富人的教学系统强调解决问题、创新和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争取平等的新的战场,已经不再是就业机会的平等,“而是代数”。普通家长输在哪里?当你被生活所累,说自己没时间帮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时候,人家比你更忙更累,却愿意花时间花精力陪孩子完成这个对自己没有用又很枯燥的工作。当你说自己水平不足,不能帮助孩子成绩的时候,有n个只上了初中甚至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已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清华、北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文盲并非不会教育。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好父母,也没有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好孩子,前者需要学习,后者需要教育。但是,前者做不好,大多后者也成功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