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曝光法安塞尔亚当斯如何改变了风光摄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摄影的故事「总第十三期」《冬天的风暴》安塞尔·亚当斯引子我曾经在某问答网站看到有人提问,学习摄影应该如何学起。我当然觉得应该买本《摄影笔记》咯。但是我看到一个回答差点一口老血喷出去。这个回答大抵是,让一个新手先看《论摄影》,学习一下什么是摄影。桑塔格的《论摄影》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内容,可以让一个老手对于摄影的了解更加深刻,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这绝不是一本好书,因为太晦涩了。而且没有社会学基础,很多压根看不懂。接着要看看安塞尔·亚当斯的风光摄影作品,学习区域曝光法……这样的回答现在在那个问答网站也是比比皆是。仿佛把上世纪50年代小镇公告牌的内容放到了互联网上。又一个世纪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觉得法先人是好的,而从来不懂与时俱进和创新呢?故事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还是先说说安塞尔·亚当斯的照片吧,也说说他的区域曝光法。区域曝光法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到底怎回事,您真的知道吗?这张照片是年安塞尔·亚当斯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冬天的风暴》大约摄于12月初。风暴最开始是倾盆大雨,后来雨小了逐渐变成雪。这时间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天气变化万千。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安塞尔·亚当斯自然是用了区域曝光法。亚当斯会将一个画面的亮度氛分级为0-10。0就是纯黑,10就是纯白。相当于直方图中的最左和最右。1-9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亮度灰度。5区自然就是中间灰了,相当于现在相机的0EV曝光补偿。画面中灰色的部分,就要放在5区。而黑色的山体,大致会被分到2-3区。山上的白雪,以及白云,会被分到7-8区。分区测光之后,安塞尔·亚当斯会根据自己想要的结果,来调整曝光,以让每一个画面的元素,达到自己分好的亮度区域。而当时的风光摄影师,往往只会针对整个画面用测光表测光。这样的测光结果很容易受到画面中单一元素亮度的影响。将整个画面拍摄成0EV也未必是摄影师想要的。这也是我们在摄影中调节曝光补偿的思路。为了更好分别测量某个元素的亮度,安塞尔·亚当斯会用小管子粘在测光表上。并且挡住其它部分。因为点测光技术并没有出现。安塞尔·亚当斯用这样的方法达到了点测光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进光量明显小了很多。还需要根据之前拍摄实验的计算,将曝光量乘以一个系数。这是点测光的思路。尽管大画幅胶片的宽容度非常高,但是仍然可能让局部的亮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安塞尔·亚当斯同样在暗房冲洗中会利用遮挡和加光的一些暗房技术来呈现更完美的曝光。这是现在后期HDR的思路。最终安塞尔·亚当斯可以在器材很简朴的年代就拍摄出让人惊叹的风光作品。但从现代学习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正常学习数码摄影的曝光理论其实已经足够,并且已经包含了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思路。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要一个新手去读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去学习实在是画蛇添足。学习这些其实挺难理论联系实际的。因为毕竟没有几个新手是拿着测光表和大画幅胶片去学习摄影的。只会削减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数码相机给我们摄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给我们学习摄影提供了极大便利。学习曝光补偿原理,明白测光原理,懂得信息收集,以及后期取舍。我们可以更简单地得到比安塞尔·亚当斯更完美的曝光。毕竟科技是一直进步的,我们的技术也要随着科技进步。巨人虽然我认为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已经完全不需要专门去学习了。但这可不是我有意贬低安塞尔·亚当斯。这只是时代的进步而已。在中学的历史课本我们会学到一个东西——曲辕犁。因为唐代曲辕犁的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畜力。绝对是个好东西——放在古代。但是现在是机械化时代了……曲辕犁对于很多现代农具还有一些借鉴作用,但是将其作为学习的目标是不是太落后了?那么是不是安塞尔·亚当斯就是落后的?当然也不是,一切都要放到历史情境里面去。在那个时代的科技还不足以支持区域测光的时候,安塞尔·亚当斯可以发明区域曝光法,不仅仅改变了当时的风光摄影。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相机测光的发展,为相机曝光制定了规则。甚至现代风光摄影师们多次曝光,后期创作出一个符合自己意图的曝光完美的风光照,其实遵循的也是当年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的思路。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我们的摄影曝光技术已经越来越强大,这就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安塞尔·亚当斯这样的巨人肩上。这个巨人,甚至制定了曝光的规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5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