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器材为什么摄影新手都不重视镜头放

在日常摄影中,使用微距镜头拍摄,可以把很普通的东西,拍成具有戏剧性的艺术场面。微距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等细小东西的局部,也更能体现出个人在意境、寓意中想表达的含义,而且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在选题、构图、用光方面的创意。因此对于不少摄影入门爱好者来说,拍摄微距照片比较容易上手,而且也能够拍出一些效果不错的小品,加入后期PS的加工,就能成为很多人认可的佳作。

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欣赏者眼前。在微距摄影中,有一个名词是必须要认识的,它就是放大率。因为微距摄影其实就即如放大摄影,所以放大率直接影响著微距拍摄的效果。由于放大率是由底片(或感光元件)表面所得的影像和实物主体大小的比例来定义,故此放大率是以一个比例来表达。由于这缘故,放大率又称为"影像比例"。

平时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1:1、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左边的数值代表底片上影像的大小,而右边的数值则代表实际被摄物的大小,当镜头能做到1:1的放大率时,即镜头可将被摄物的真实大小完全投射在底片(或感光元件)上。比如:胶片的面积为24×36mm,若我们使用的镜头能把一个面积同样为24×36mm的主体完整地记录在胶片上,这支镜头的最大放大率就是1:1。左边的数字越大表示放大倍率越高,2:1的放大倍率就比1:1高;反之,右边的数字越大则放大倍率越低。举例说明: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1;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5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2;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2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5。

某个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是该镜头在最大焦距(定焦不存在),最近拍摄距离上达到的。我们通常将最大放大倍率在1:4~1:1之间的能够在无限远合焦的摄影镜头称为微距镜头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放大倍率。

对于摄影器材里的镜头,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朋友来说,在他们印象里应该就是等于望远镜。只不过民用望远镜、军用望远镜也好,天文望远镜也罢,它们都是为观察或观赏而设计,不像摄影器材里面的镜头那样为拍摄而设计。并且,它们按倍率上来说,有目镜和物镜的倍率叠加,常常可以到达过千毫米的焦距,而我们玩的摄影镜头常常最大只有几百毫米。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也用不着像观测星球一般的去拍摄事物,能做到在拍摄时有一比一的放大倍率已经很足够。那么问题来了,一比一的放大倍率又是什么概念呢?

每个镜头在设计生产时,都有它本身固定的光学物理特性。不管是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在使用的时候都有一个最近对焦距离限定。有的镜头原生可以达到0.米的“变态级”最近对焦距离,而有的镜头却只能达到1.4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如果你对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认识不清楚,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常常碰壁,老是无法快速准确对焦来达到“放大”被拍摄物的目的。

没错,放大被拍摄物,正是许多摄友追求的“微拍摄”内容之一。这里开始引入“最大放大倍率”的含义。最大放大倍率,意思就是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的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把物体原尺寸按倍率还原到传感器里的影像尺寸。最简单的阐述就是,使用如腾龙的微距镜头SP90mmF/2.8DiMACRO1:1VCUSD,在最近0.3m对焦距离拍摄直径2cm的硬币,它就会在传感器上呈现等大2cm直径的硬币影像。若只有0.5倍的最大放大倍率,那么在传感器上出现1cm直径的硬币影像。

但问题是只有微距镜头才能做到一比一的最大放大倍率。每个镜头最大放大倍率都不一样,但都几乎毫不例外的远远小于1倍——以常见的50mmF/1.8定焦镜头来说,佳能的有0.21倍,尼康的有0.15倍;套机镜头18-55mmF/3.5-5.6来说,佳能的有0.36倍,尼康的是0.31倍。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别人推荐你购买了入门单反套机之后,你却死活拍摄不出漂亮的“微距作品”来。以为有虚化就代表有微距,这是最多初学者易陷入的误区。

微距镜头拍摄的人像作品(来自太平洋摄影部落)

那么很多同学会问,既然微距镜头可以做到迷人的一比一等比放大拍摄,我们为什么不只使用一支微距定焦镜头就兼顾除风景外的拍摄题材?很多玩家一开始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每个焦段都追求一枚定焦的话估计个人金库很快就被掏空。于是就有不少人直接购买几个经典焦段(40mm、60mm或90mm、mm)的微距镜头来兼顾人像和微距。实际上这种玩法是可行的,但笔者并不推荐。

腾龙90微拍摄样张

一比一的最大放大倍率虽然说能迷倒玩千万玩家,但并不是所有题材都要超虚化超微距才好看。一方面微距镜头本身对焦行程较长,当你用来拍摄人像的时候并不能做到爽快凌厉的对焦速度,另一方面就是在同等焦段情况下微距镜头会比一般镜头锐利程度更高,进入微距拍摄范围时才应该是它的强项,而不应该浪费在距离较大的人像构图之中。效果上微距镜头也由专业人像镜头的八九成效果,但使用时的感觉跟专业人像头就完全两码事了。不应该让人像摄影的热情毁在微距镜头上。

微距镜头虽然都有一比一的放大比率,但不同焦距的微距定焦镜头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选购的时候不妨也多留心一下它们的“最近对焦距离”。举个例子,如尼康的40微与60微,都有着1.6cm和1.8cm的最近对焦距离,对于花卉的零距离微距拍摄都非常合适。但如果说要拍摄距离较远一些的昆虫的话,mm的百微才是最佳选择。

尼康“百微”官方样张

所以,相机厂商或第三方镜头厂商专门制造出不同画幅不同焦距的变焦或定焦镜头,全都是有它特定使用含义。没有哪支镜头可以通杀全部拍摄场合,也没有哪支镜头不适合拍摄何种题材。说到底,当你专注于追求大光圈的同时,别忘了要知道镜头本身的定位,是适合人像还是风光还是微距。

总结:

一支镜头在最大光圈时,焦距越长,虚化效果越明显,同时拍摄距离越近,效果也越明显。为了追求虚化,往往很多朋友拿起自己的镜头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无限接近被拍摄物,去获得最美的虚化。当你知道每一款镜头都有它自身最大放大倍率属性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镜头竟然可以设计出这么多的款式。只有清楚自己镜头的属性,才能拍摄到最想要的画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