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价4800买a6300双套头适马3
自从接触视频之后需求也是噌噌噌地往上走,单个机位已经不够了,双机位作为辅助可以更好地做b-roll,所以需求就来了,有需求自然也有预算,买全幅加能拍视频不太现实,钱包空空,所以根据需求大致浏览了一下能够满足需求的一些相机的价格,最终把预算定在包含套头。也看过出头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最终瞄准了佳能M50套机和a套机,当然,还是去小黄鱼淘。
佳能M50是看中了它的翻转屏,大家都知道索尼之前的微单对自拍都不是很友好,而且屏幕本身素质也很烂,甚至不能作为参考,而佳能就好很多,像硬件参数、镜头群不错,有几个性价比高的好头,也想试试拿来拍拍人像看看佳能的直出肤色,但是价格居高不下,还蹲不到,另外不支持log,当然我也没怎么用过log。
相比佳能M50,索尼a在年推出,比M50早了2年,定位中端旗舰,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点对焦点,支持4K30帧、log拍摄还有蓝牙、WiFi,传感器和一毛一样,另外都是索尼,色彩、镜头还能共用共用,看了一眼小黄鱼价格基本在左右徘徊,偶尔能看到以下的套机,不过M50是真看不到。
最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等到了的a的套机,刚好那位卖家在卖一整套,问了个底价给我全套带走,包含套机、适马.4e带盒子、两块电池、快门线,还有一个摄影包和若干配件,不知道大家觉得值不值?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16-50加上一个适马.4吗,怎么多了个银色的镜头?银色的镜头是最近买的55-mm。
其实自从买了a之后,A7M3和a也做好了分工,像一些开箱、视频制作的录制就交给A7M3和腾龙28-75,主要工作用,然后a主要负责日常携带和产品的拍摄,毕竟.4等效45mm,拍产品就很合适,16-50的套头小巧轻便,F8GMaster可不是盖的。
所以A7M3基本上放在家里的防潮箱里,要用的时候才拿出来,a和16-50平时塞包里,拍拍vlog,拍拍孩子。
不得不说,拿着a套机真的非常轻!让我找到了大学是拿着奥林巴斯EPL5+14-42套机的感觉,就是轻,让你更愿意带出去,带出去多了,拍的机会更多,成片率更高,我觉得这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其实这更重要。
给个数据吧,腾龙28-75和A7M3重量是g,a+16-50+兔笼是g,a+55-+兔笼是g左右,如果不加兔笼会更轻。
腾龙(Tamron)A-75mmF/2.8DiIIIRXD(索尼E卡口)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购买所以现在a一整套就是16-50mm+30mm1.4+55-mm,齐活,和当年EPL5+14-42mm+40-mm几乎一毛一样,什么叫又回到最初的起点,hhhhhh,只是奥巴变成了索尼。
回到机身本身,背面和A7M3有点类似,不过EVF放在左侧,控制部分少了一个遥感,录制键在右侧。
顶部有两个滚轮,一个模式调节,另一个主要调节光圈,闪光灯在滚轮旁边,按下按键就能弹出,左侧有a的logo,旁边还有个4K。
左侧有一个开口,有个microusb、microHDMI和麦克风接口,a的介绍基本就到这里。
16-50mm我也是第一次用,等效24-75,极小的体积我觉得可以叫做饼干头了,和松下的.8比较接近,而且是电动变焦,这个功能我也是第一次用,比较特别,3.5-5.6的光圈对于阳光下来说没什么问题,不过光线较差的话就考验铁手或者要上三脚架了。
索尼(SONY)Alpha标准套装黑色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5%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另外我也简单看了一下24mm和28mm的区别,虽然只有4mm,拍出来的画面内容24mm要比28mm大一圈。
这个头的主要用途就是拍vlog搭配索尼那聊胜于无的防抖,然后懒得换头的话拍拍照片,基本上都是以视频为主,vlog啊啥的视频到时候,就是没有剪,尴尬~
▲16-50mm16mmF8
适马30mm1.4是适马三剑客之一,二手价格在0左右,30mm等效45mm基本上可以当做50mm定焦使用,1.4的大光圈确实很大,和16-50对比就非常明显,不带遮光罩重量g,带上是g,半斤多点不是很重。
比例还可以接受,不是特别的头重脚轻的感觉。
基本上最近所有的产品开箱图都是这个头拍的,1.4光圈全开的话色散比较猛,绿边明显,尽量避免大光比全开光圈就好,或者缩小到1.8、2.0使用可以有所改善。
像30mm1.4基本上都是以产品图为主,或者以小朋友为主,就不放上来太多了。
适马(SIGMA)30mmF1.4DCDN|大光圈定焦镜头微单人像(索尼E卡口)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最后一个就是最近买的55-mm,发布这篇文章大概到手3-5天,正常来讲这也是狗头之一,55-mm等效是82.5-mm,比奥巴的40-mm等效80-mm还远一些,我蹲到的是银色的,成色一般,外观划痕不少,还有个凹点,有点灰、无霉,不过价格包邮,要啥自行车,在价格面前,这些我都看不见了,hhhhh。
这个遮光罩的齿在镜头里我是没想到的,绿色的镀膜还挺好看。
镜身的重量g,比适马重一些,也比较长,xr加上手柄可以和镜头加遮光罩差不多长,这回就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了。
有些情况就是拍得到比拍得好更重要,比如你没有长焦镜头,买了这个镜头让我有了当年奥巴40-mm的感觉,真的很爽,到手我也是直接去撸远景了。
镜头素质一般般,不过也还能接受,正所谓残幅赚长焦,价格便宜又大碗,偶尔撸远景拍拍日出(不存在的,起不来)日落,撸个大月亮也是可以的。
也能获得一些不一样的视角,g套机+g适马+g的55-mm也才比A7M3+28-75重一点,带齐也不是什么问题。
配合a的对焦,撸个比较远的飞机也不是不行,实际上对焦比较差的话对于这种纯蓝色无反差的画面是对不上焦的,a也是,不过后面追焦跟上了就对得上了。
索尼(SONY)E55-mmf/4.5-6.3OSS远摄大变焦银色E卡口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视频方面的话a支持p帧的录制,4k的话支持4k30帧的录制,但是不适合大幅移动,不然会有非常严重的果冻效应。
4k如果是稍微移动或者静止的话完全没有问题,尽量避免大范围、频繁抖动。
总结
兜兜转转、转转兜兜,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只不过是奥林巴斯EPL5变成了索尼a加两个套头和一个定焦。不少人没有用过相机会问买什么相机?了解之后就会问残幅还是全幅?上了残幅就会问要不要换全幅?上了全幅之后就会问要买什么牛头,买了牛头之后一堆放在防潮箱偶尔拿出来摸摸,擦拭擦拭,平时没什么时间出去,没有去什么旅游,周末外出太重还不如拿手机,到头来啥也没拍到,啥也没拍成。
当然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不过因为比较穷,牛头没买过,最贵的镜头就是现在用的腾龙28-75,定焦也滚了一圈,什么35、50、85,换来换去麻烦的一批,现在就A7M3+28-75,不换了,适合我这种懒人,而且素质也不差,但是也难逃放防潮箱的命运,主要还是因为重。除非我有特定的主题拍摄,比如今天拍星空、去哪里旅游、工作需要我会带上,平时还是a加双套头。
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避免掉入器材陷阱,头铁和我走一遍也没问题,不摸过怎么能说走过?
下一个计划买腾龙的17-28mm,补齐一个广角就齐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01.html